top of page

​碎碎念小故事。

我是居住在佳里區的小孩,但因為家裡長輩們工作繁忙所以童年時期是在山上區的阿姨家長大,而在兩邊家庭中反覆徘徊的我,對於山上區的家有種依戀感,隨著長大後,說不曾應該是說不敢,不敢回到山上區的家,因為害怕自己長期堆積的情緒,回到舒適位置後會收拾不好自己,而在一次偶然的返家時,不自覺的散步到了山上天后宮後方的三合院,感受著身體漫無目的的行走過程中,腳步停留在轉角有間寫上「柑仔店」的開放空間前。

259875915_3010568329260341_2008965478800875313_n.jpeg
「山上區住家後的巷子」

「柑仔店」

     這間柑仔店是山上區公所為了吸引觀光客走入社區,而找了三位大學生以打工換宿的方式,請她們為這個地方做了老厝導覽地圖,和這間柑仔店。如今這間柑仔店也只剩下老屋短暫活絡過後逐漸落寞的淒涼感,在細數張貼在牆上活動照片中,最吸引我的是在地圖中右下角的「馬草水」。

263603424_3010568389260335_1374834696618751312_n.jpeg
「柑仔店內的地圖」

「馬草水」

     庄人堅信為了守護庄境安寧,「五營兵馬」鎮日在庄中來回巡邏,因此家戶屋簷下都放置牧草、清水、讓兵將騎乘的神駒在巡行中可以補充體力。

地圖上是這樣寫的,當下很打動我,原來早期的人們會用這麼簡單又貼近生活的方式在回饋「五營兵馬」,天色漸漸晚了,我想當時那份溫暖也與我一起入眠。

     幾日後,我又再次回到那條依舊冷清的巷子,並開始觀察著每戶家門前的馬草水,並拍照紀錄下來,沿著有馬草水的路線遊走,在一條岔路口旁是一整排新建的透天厝,門前保持的整潔,像是一條劃清我與它們的界線,我並往左繼續尋找路途中的馬草水,神奇的事是,在尋找的過程中或許是過於沈浸在尋找的樂趣中,自認為方向感很好的我,回過神來時,才發現我繞到了老家的正門前,盯著老家門口的馬草水,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吐氣後。我想我是需要回家了,但該回哪個家?

DSCF5832.JPG
「廟前的馬草水」

     走回到停車位置的轉角,我看見了一根很高的竹子,上頭貼著符文,用紅色的布包裹著最頂端,前面插著香,和擺放著三杯裝滿水的杯子,這也就是馬草水給予回饋的「五營兵將」。

「五營兵將」

     五營兵將分為內營和外營,前者內營安置在廟宇內,以「五營旗」或「五營頭」大多放置在神殿供桌上,而後者外營以廟宇為中心分別插落在村落的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個方位,早期會安置五營主要是因疫症流行,而現在是為保護村落防止妖魔鬼怪和農作物豐收。

 

     起初我先做了一張山上區的地圖,把所有山上區的廟宇位置標示出來,再以各廟宇為中心,先是把道路線畫好,分次的返回到山上區。

     像是一種尋寶的概念,先抵達廟宇後,徒步散步在村落中觀察著每戶人家門前的馬草水,有因為長期沒有澆水而枯萎的,也有後期因蓋起透天厝而把神明廳以及馬草水移動到二樓的。最有趣的是尋找安置在村落四個角落的五營,它總是安置在最不起眼的樹下或是轉角,而每個村落安置五營的形式也不相同,有像是小廟屋子的、也有竹節直接插入土裡的。

     其中我在尋找「神農廟」的其中一個五營時,怎麼找就是找不到,我便開口詢問了住戶,他給我的回應卻是「這是什麼東西?我不知道」當下我很訝異,這個村落目測只有不超過五十戶,是個半小時內就會走完的村落,而這樣一個無形的存在,就像是真的不存在一樣,也令我更想去證實它們的存在。

圖五:安置在外的五營兵將(從左至右分別為清水寺、弘興宮、神農廟).jpg
「不同形式的五營兵將」

     回到家後,我把拍攝的照片列印出來,並以剪貼的方式,在地圖上回溯尋走過後的路線並把馬草水、五營兵將和狗狗們的位置給標示出來,並把地圖張貼在牆上,身體不自覺的往後靠,我開始問自己「欸怎麼會有狗」然後哭了。

     意識到自己像是在彌補,童年中我在家中曾經短暫的陪伴小黑狗,在被送往山上家後幾個月,它出門散步後就沒再回來了。

而我也在田調的過程中,進行了更像是對我自己的彌補吧

     細數五營在地圖中的位置,我才發現在漫無目的徒步尋找時,身體是在尋找著那些無形的存在,而心裡那個牽引著我的是想去證明存在的力量。

當下意識到我和這些無形的存在就像是重疊一樣。

圖二:山上地圖.png
「山上區地圖」
圖三:神農廟地圖.png
「神農廟周圍馬草水與五營分佈圖」
圖四:我遇到的狗狗們.jpg
「我遇到的狗狗們」

     最後一站是天后宮,就剛好有那兩個五營位置怎麼找就是找不到,而選擇了聯絡了阿姨,沒想到最後是以這樣的形式在老家見面,她帶著我找到剩下兩個的位置後,告知我隔壁的余大伯是乩童,可以幫我約時間採訪他。

     採訪前,我早已想好了採訪的問題了「你有見過鬼魂嗎?」「孤魂野鬼怎麼變成五營兵將的?」「你有見過五營兵將嗎?」並打算請他形容出無形存在的樣貌再繪畫出來,以便驗證它的存在。

     來來回回我們總共訪談了三次,每次都超過兩小時,余大伯反覆的告訴我,他年輕時在噍吧哖事件附近開挖土機後就卡到了,每天晚上身體不舒服就會去撞廟門,最後磨練了很久喝了很多廟內的水,突然某一天,什麼事情他都懂了。

     他說那些說神明跟他說的人都是假的,真正知道的是一瞬間,就在那個瞬間後所有的事情你都會理解,包括以下在他敘述後我所整理出來的故事。

(我之所以稱它為故事,不是因為不相信,但也不全然相信)

     人在離世後,亡魂會分為三類分別會去地府、祖先帶走、墓地,而前往墓地的亡魂有一部分會去流浪,會躲藏在無人的房子裡,所以很多新屋入住都會有一些請鬼儀式,而有一部分也會在山上或水裡,又或者是那些往山裡或水裡離世的人們。

     廟宇裡的神明會需要兵將的幫忙來保護人們,而有請兵馬儀式,儀式地點會選擇在山上或是溪邊,並提前七至十天在現場安置水牌,像是公告牌一樣,告知孤魂野鬼說,神明要招收兵將可以在此處報名,報名還會在儀式前一天截止,整個過程也是挺可愛的。而招收到的亡魂要先去廟內修身養性,不及格者要繼續回去流浪,及格者就可以成功收為五營兵將。

我接著問他說,那你有看見過它們在廟前嗎?

     人們分為三種,天生看不見、有天眼看得見、或是八字輕就看得見,當你眼睛睜開屬於陽性,眼睛閉著為陰性。而睜開眼睛看見的人,有三種可能,錯覺、自行想像的、半真半假。最後耐不住性子的我,直接開口問「那你有親眼見過嗎」余大伯笑了,他回答說「它什麼樣子都有可能」

我觀望了一下四周後,指著桌上的蘋果說「那有可能是蘋果嗎」

他說「有可能喔,要親身體驗」

最終,它可能是一顆蘋果的樣貌,是最真實我能帶給觀者的證實了。

bottom of page